《步上祭壇28》

獻己為祭

音契編輯室

「奉獻的心十分寶貴,但『奉獻的心』本身不是奉獻。奉獻的態度十分重要,但『奉獻的態度』本身不是奉獻。通過行動,就如生命、錢財、時間的奉獻,才是真正的奉獻。」《聖樂綜論III,羅炳良著》

 

為什麼要有詩班?每星期花那麼多時間練習(其實只有一小時至一小時半),獻詩的時間卻只有三、五分鐘,勞師動眾,CP值又不高,還要處理音樂事奉衍生的許多問題(缺指揮、缺伴奏、各聲部人數不平均、事奉態度偏差、把獻詩當個人秀、音樂水準參差不齊…),組一個詩班的確費力,單單會眾唱詩不夠嗎?

舊約時代的獻祭,放在祭壇上的牛犢或羊羔,是一歲、沒有殘疾的,象徵上好的品質。新約時代不再宰牛羊,奉獻的是金錢及行動。詩班獻詩,重點在「獻」,詩班代表會眾獻祭給神,把聲音練到好聽去除雜音(象徵祭物無瑕疵),獻上嘴唇的祭。

音樂事奉是把自己的理性、意志、情感放上最全面的事奉。用腦用技巧練習唱歌,張嘴打開頭上共鳴腔、以橫隔膜支撐通氣量、思考每個音的發聲位置,學習按照歌譜唱出正確的音準、拍子,練習歌詞咬字,是理性的事奉;耳朵聽到和聲、聽到自己唱的音與別人唱的音卻又不被其他聲部拉走,是意志的事奉;以歌聲、雙手奏出的樂器聲音表達內心,是情感的事奉。指揮、詩班員和司琴都把時間和精力投注在一首詩歌上,使詩歌成為我們生命的一部分,這就是奉獻。

詩班獻詩,不論是從座位走出來站到台上,或直接從座位上站起來獻詩,這行動是「把自己獻在祭壇上,求主使用」,是最具行動力、意義最鮮明的奉獻操練,紀念耶穌獻上自己成為贖罪祭,代替我們受死,除去世人的罪,使得我們與神和好。

會眾唱詩無法取代詩班。會眾唱詩,是上帝兒女全體對祂的讚美,不論歌聲是否美妙,是否跟上拍子,即使五音不全,都可以開口唱詩。詩班獻詩意義不同,而是更進一步:代表會眾獻祭—獻上聲音,表達理性、意志、情感的祭。「祭」要的是好東西、好品質,詩班員唱出精煉的聲音,除去缺點,把自己最好的聲音獻給神,是心意的極致表達。播放Youtube當伴唱帶或可暫代缺乏司琴的窘境,但它無法取代真人的歌聲與樂器彈奏。科技帶來方便,卻無法代替基督徒操練「奉獻自己」。

校園福音團契三年舉行一次的青年宣道大會,每屆都籌組青宣詩班在大會中獻詩。最後一晚的青宣之夜,講員呼召與會青年獻身為主所用,回應呼召的弟兄姊妹從座位上走出來,更有許多人從詩班席走出來。他們在密集的詩班訓練中,體會跟從指揮、順服樂譜、以好的方法唱歌、唱準音、算對拍、聽和聲……。這些都是屬靈操練:順服神的話、跟從主的帶領、按照聖經的教導除去自我中心(不是自己愛怎樣就怎樣)、鍛鍊與他人同工、合一。

取消詩班、減少音樂事奉,會友就少了操練「把自己獻上」、「站出來」、「挺身而出」的信仰實踐。當然教會有各種的事奉可以參與,也可操練奉獻的心志;但詩班獻詩是在「敬拜中」舉行,象徵「獻祭」的意義更為鮮明。教會牧長與音樂同工若能在練習時教導詩班員獻詩的真義,相信詩班員心中會明白自己不是走上表演舞台,而是步上祭壇。

耶穌呼召門徒時,早知道他們不才,其中一個還會賣了祂。不只門徒,家長也製造問題,要耶穌把她兩個兒子安插在祂的寶座兩邊。然而耶穌並沒有取消門訓,而是一直牧養他們,解決他們的困難,領他們以超越的視野看待眼前的處境。甚至耶穌要上十架了,也沒解散門徒,而是讓他們經歷信心最黑暗的時刻。耶穌在死亡的另一端—復活,等待與他們相遇。

基督徒的事奉,不在於我們為上帝做什麼,而是上帝要我們做什麼,以及如何做。

虔誠奉獻我全生,靜候主命謹遵行;
虔誠奉獻我光陰,讚美歌聲永不停。

虔誠奉獻我雙手,主愛驅使勤工作;
虔誠奉獻我雙足,奉命奔跑美又速。

虔誠奉獻我歌喉,祇有歌詠君王恩;
虔誠奉獻我舌頭,時時傳達主聲音。

虔誠奉獻我金銀,不為私已留分文;
虔誠奉獻我知識,聽主選擇盡全心。

虔誠奉獻我志願,不再堅持我私意;
虔誠奉獻我的心,屬主堪為主寶位。

虔誠奉獻我的愛,從此傾心愛我主;
虔誠奉獻我自己,願我萬事都為主。

[副歌]
全為主,勤為主,歡然專誠永為主。阿們。

《奉獻全生歌》Frances R. Havergal, 1874


《音契心靈樂篇36》

永存的冠冕

潘瑋(音契藝術企劃經理)

在後疫情階段,活絡的生活逐漸回歸,但隨之而來的物價飛漲,讓人擔憂。而最近花蓮的強震,帶來隨時都有的餘震,人心惶惶,時時處於恐懼中。人生的高低起伏,生老病死,都無法避免,要從這些苦難中建立強大的內心力量,才有勇氣面對不可測的未來,賦予生命不同的意義。音契即將在6/3於國家音樂廳演出2024心靈樂篇36-『永存的冠冕』,主要規劃布拉姆斯的《德意志安魂曲》(德文安魂曲),J. Brahms: Ein deutsches Requiem op. 45,是作曲家最經典的聖樂作品,以他獨特的方式與思維撫慰在世者的心靈,並讓世人思考人生必經過程及對永生的期望。

音契今年正逢成立40週年,上半場由莫札特這首以歌劇華彩手法所譜曲的《歡欣,喜悅》經文歌,W. A. Mozart: Exsultate, Jubilate KV 165,燦爛開場。結合巴洛克與古典時期的精華,既華麗又典雅,以愉悅的心情歌頌與讚美。而女聲合唱曲舒伯特的《詩篇23》,“耶和華是我的牧者”,F. Schubert: Der 23. Psalm D. 706,作曲家以藝術歌曲的形式譜下這首優美的詩篇,潺潺的溪水聲伴著天使般的歌聲,道盡大衛對 神的感恩。

布拉姆斯以馬丁・路德所譯的德文聖經挑選經文,譜寫成七個樂章的安魂曲。有別於其他作曲家選用拉丁文為逝者禱告的儀式,他選擇以安慰人們為出發點而譜寫此曲。他母親的離世,與作曲家友人舒曼重病及克拉拉・舒曼生活的悲苦,都深深影響他此曲的創作,也是撫慰自己的一種方式。其中充滿了慰藉、呼求、喜樂、以及對永生的期盼與應許,整曲透過聖經經文參透生命的課題。在他巧妙的構思下,合唱、樂團與獨唱,相互間的配搭,以及他擅長的配器法、和聲與賦格的發展,編織成這首動人的巨作。此曲在林望傑博士細膩的音樂與信仰詮釋下,帶領新生代女高音范孟帆、男中音陳翰威以及音契合唱管絃樂團,一起用生命歌頌,一起經歷死蔭幽谷,並仰望上帝。相信正在經歷人生各種磨練的我們,能透過音樂重新思考及檢視我們的信仰,也喚起沈睡的心靈。不同的視野,不同的展望,讓我們一起享受音樂帶來的美好與安慰!


《福音之聲音樂會》

演出者信仰分享

鄧星昊(音契合唱團男高音)

1984年夏,我赴美繼續攻讀法律,在學校遇見同樣剛來自台北的女同學王紫珩,二人一同註冊選課,一起上課,近水樓台,相識相戀,感謝上帝使我遇到一生之戀,畢業工作後,1987年初於洛杉磯結婚。

妻子高中時信主受洗,但她留學讀書期間並沒有教會生活,直到婚後在洛城律師樓工作時,因一客戶邀請,才回到教會穩定聚會。

妻子回到教會後,也開始期望我也能認識耶穌,問我是否可陪她週日去教會?起初我拒絕,因爲愛運動的我,週日上午與朋友約打籃球、下午在家看運動節目,此乃我重要休閒活動,不能取代。妻子多次邀約後,我僅願意參加時間不衝突的教會特會(聖誕節、復活節、家庭小組聚會……等)。

考上律師於加州執業期間,因身體健康問題,醫生建議不宜劇烈運動(如籃球),星期天上午開始陪妻子參加主日崇拜。與妻一同去教會作禮拜2-3年,隨妻固定坐前排位置,多人以為我乃多年信徒(實則不是)、評論講道(演講)內容、受邀參加小組、漸與同齡牧師及師母成為好友,牧師數次詢問是否願意決志受洗,當時都未予正面回應。

1993年初得台北常在法律事務所工作機會邀約,與妻決定5月底返台定居及工作。預備回台期間,自知身體健康不佳,與先父病因相似,父親41歲就早逝,我心裡也有隱憂,開始認真思考人生意義及「生死」問題,數年在教會冷淡面對基督信仰後,終於對「信耶穌得永生」有較迫切思索尋求之心,另方面妻子所分享「耶穌復活」必定可信的證據與理由(使徒與門徒們前後大不同的行為),助我移除對基督信仰原有質疑的障礙。

我想,耶穌的救恩若「不真」,對我生命並無影響;但若祂的「永生救恩」是「真」,而我卻在永生與永死的關鍵、關卡上,愚笨愚昧錯過,豈不損失鉅大,大到怎麼後悔也都沒用,按照我拖延的性格,我擔心,若我不在返台前把握機會表達願意相信耶穌是真神接受祂的救恩,以後萬一發生甚麼事而使我在生命結束前都沒有機會表示相信祂,錯失得永生的機會,那時再怎麼懊惱也無用,這才真是可怕的。

回台前最後一週的主日,牧師呼召,我終於舉手決志相信耶穌,走到台前,神恩憐憫,聖靈充滿,閉眼接受牧者禱告時,感覺大光照射頭頂,全身大大發熱,淚流不止,好像離家很久又回到家裡的感覺,很奇妙!

信主多年,蒙主保守,去年底領了老年卡,也參加過數十場基督徒的追思禮拜,我比初信之時更堅信「信耶穌得永生」絕對是「真的」,祂是真神活在我裏面,「永生」在我生命中已經開始。

【結語:神恩浩大,祂的憐憫與恩典】

其實,不是我決定相信祂,而是主耶穌的憐憫與奇妙恩典,早在我父母身上就給我家。

我幼年時,父親重病中信主、母親淡水河受洗(後雖遠離神多年,神憐憫尋回)。我婚後,神恩領妻帶我進入教會,認識及相信耶穌。

感謝主,誠如聖經上說「我今日成了何等人,是蒙 神的恩才成的」(林前15:10上)。願頌讚榮耀歸於主。


《福音之聲音樂會》

在詩歌中享受平安

郭珈伶(音契合唱團女低音)

小時候小朋友喜歡看卡通,我卻很愛看鬼片,其實我很膽小很怕鬼,每次看完鬼片,我晚上都怕的睡不著覺,躺在床上用被子蒙著頭,很怕有鬼來找我,抓我的腳。

但是,睡不著的時候,我想起兒童主日學學到一首詩歌,那首歌是:耶穌愛我我知道

耶穌愛我,我知道,因有聖經告訴我,
凡小孩子主牧養,我雖軟弱主剛強。
主耶穌愛我,主耶穌愛我,
主耶穌愛我,因聖經告訴我。

唱完我就感到一種溫暖、很平安的感覺。原來唱耶穌的歌我就不怕鬼了,所以我開始喜歡唱詩歌。

我13歲時,很喜歡吸引別人的注意,我有一點小聰明,成績不錯,很驕傲愛出風頭,身材也高高壯壯的。我每天下課都在想,要欺負哪一個倒霉的同學。雖然教會跟學校都教導我要關心愛護同學,可是我更想要同學害怕我,這樣他們就會聽我的話。

有一天,教會的輔導邀請我去營會,我聽到了一首詩歌——輕輕聽
 

輕輕聽,我要輕輕聽,
我要側耳聽我主聲音。
輕輕聽,祂在輕輕聽,
我的牧人認得我聲音。
祂是大牧者,生命的主宰,
我一生只聽隨主聲音。
祂是大牧者,生命的主宰,
祂的羊兒認得祂聲音。

這首詩歌說我是一隻小羊,上帝是羊的牧人,我一生要聽主的聲音。

唱詩歌時我感動的哭了,當時因為我的爸媽離婚了,媽媽獨自帶著我和大我5歲的哥哥生活,但媽媽工作很忙,沒辦法花時間照顧我們。我覺得很寂寞,才在學校欺負別人,想要得到同學跟老師的關注。

主是我的牧人,祂一直在溫柔的照顧我,雖然爸媽很少在身邊,但是我是祂管理的小羊,祂的愛不會離開我。

從此後我就更積極的去教會,我向上帝禱告,我才明白因為我很自卑沒有一個健全的家庭,害怕被別人看不起,所以我用不對的行為去吸引同學跟老師的注意。

原來我從出母胎之前,上帝就認識我,祂透過聖經和詩歌對我說話。我是祂的小羊,祂很高興我的出生,祂愛我,會一生一世保護我,照顧我。我不再需要驕傲及假裝,而是聽祂的話,遵行祂的旨意,就能感受來自上帝的愛及平安。


消息報告

財務報告


捐贈戶名:財團法人音契文化藝術基金會
郵局劃撥帳號:19577978
銀行帳號:140-50-199345
(第一商業銀行 圓山分行)
出版者/財團法人音契文化藝術基金會
音契合唱管絃樂團
發行人/殷長佑
總編/美編/電子報/音契行政中心

...............【 欲取消訂閱本報者請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