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上祭壇5》

言教 ‧ 身教 ‧ 聲教

音契編輯室

  P教會主日早上。9:30敬拜讚美時間,幾位青少年上台帶領敬拜,他們睡眼惺忪,衣著不整,沒梳頭髮,還有人穿拖鞋。鼓手有氣無力打著鼓,主領講話不太清楚,唱歌聲音慵懶。牧師講道時,他們在台下聊天,不然就滑手機。師母時常講他們,得到的回應是不理踩,無所謂。

  師母十分苦惱,教會青少年不敬畏上帝,怎麼辦?

教導與榜樣

  音樂事奉傳達的是上帝的聲音,肩負帶領與教導會眾敬拜上帝的任務,需要不斷裝備、學習與鍛鍊。站在台上的事奉者投射出來的是上帝的形象-真理、仁義、聖潔等屬性。青少年處成長階段,剛開始探索信仰,若不清楚事奉的意義與態度,則還不到站在事奉最前線的時候。

  青少年需要教導,更需要看到榜樣。大人要求青少年要敬畏上帝,他們卻不在乎,因為感受不到有什麼人或什麼事值得他敬畏。當講道注重上帝的愛多過上帝的公義,敬拜以上帝為中心轉移到偏重人的需求,教會音樂從神聖莊嚴換成抒發自我,讓會眾自由自在不受拘束的敬拜,青少年自然會認為他想做什麼都可以。

  家庭教育需要家長言教身教,教會也是。參與事奉,不論成人或青少年,需要額外的牧養。尤其音樂事奉站在台上面對眾人,更需著重靈命教導,一起讀經靈修,從聖經認識上帝的作為與救恩,以及為何要敬畏上帝(關於「敬畏」的經文近兩百處)。成人們的事奉本身就是身教,青年學生都在看大人如何主領敬拜、遵守紀律、彼此同工、開會時如何整合不同意見、化解紛爭。

被忽略的聲教

  教會建築物的外觀以及內部擺設會說話,直接影響人的心境。歐美許多大型教堂,人走進去就能感受莊嚴寧靜的氣氛,加上聽到穿越空間的管風琴音樂,自然心生敬意。然而國內許多中小型教會位處大廈或公寓,沒有足夠的空間條件,不易使人一走進去就感到敬畏;何不善用音樂?氣氛的營造,音樂佔很大因素。音樂可以放鬆娛樂,也可以莊嚴隆重。聖經中,敬拜必有敬畏,而非抒發自我。若只唱輕鬆愉快、動感十足的詩歌,青少年沒機會從敬拜中體會敬畏。

  體會上帝話語的主要方式包括讀聖經禱告、建立靈修生活、研讀神學信仰屬靈書籍、參加聚會等。音樂描述文字,基督教兩千年來累積數量龐大的聖樂作品,作曲家以音樂表達他們的信心歷程與信仰內涵。詩篇96:9「當以聖潔的妝飾敬拜耶和華;全地要在祂面前戰抖!」現代敬拜中沒什麼機會感受戰抖,然而聖樂裡有許多震撼人心的作品,令人俯伏戰慄。此時間接比直接有力,要使人感覺肅然起敬,就聽莊嚴的音樂。「聲教」是聲音的教導,在聆聽與吟唱之中,讓聖樂進行聲教。聖樂不只是音樂,它是唱出來的神學,因為聖樂就是敬拜、讚美、祈禱、回應、信仰告白。神學除了以文字表達,非文字的藝術,包括建築、雕刻、繪畫、音樂等象徵,都蘊含上帝豐富的創造,影響力有時更勝文字。會眾記得牧師講道內容大約幾天至幾週,但能記得一首聖詩好幾年。若教會使用的詩歌沒有深度,沒有屬靈含意,無法啟發人心,音樂事奉就無足輕重了。

  不少教會以敬拜團取代詩班。以音樂層面來說,詩班觸及的聖樂合唱作品與敬拜團是完全不同的領域。二者的音樂語法不同,對聲音的要求不同,表達出來的意義也不一樣。教會要有平易近人的詩歌,但也應有培養敬畏神的聖樂。教會需要直接簡明的信息,也需更多發人深省,超越文字表面的啟示。取消詩班,收起聖詩歌本,等於關掉會眾接觸聖樂的管道。

  沈浸在哪種音樂型態越久,它的世界觀與價值觀影響靈命就越深。當世人走進教會,他們會從音樂感受我們如何對待我們的神,更會從音樂事奉者身上看到他們投射出的神是什麼形象。教導青少年敬畏上帝,就為他們製造環境。建立敬畏上帝的心志,別忽略聲教。


《2020音契人文樂篇》

綻放

潘瑋(音契藝術企劃經理)

  今年3月開始,藝文界陷入一片死寂,大型演出全面停擺,小型活動也所剩無幾。對音樂人而言,音樂是工作、是心靈饗宴、是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份、是快樂的泉源、創作的依歸。這時間流動的藝術,就是上帝賜予我們一生的職志、一生的命定。當失去與觀眾當面對話的舞台時,音樂家面對獨自練習的自己,因著科技的發達,發揮更多創意,用另一種方式與人溝通,生命總是會找到出入,但畢竟參與現場音樂會演出的迷人之處,絕不是科技可以替代。表演者在演出當下的每個音符,訴說著每個人的生命故事,展現對音樂的深入了解以及一生的練習成果。團體演出時,在彼此聆聽、共同合作下架構出作曲家的創作,這種群體藝術的呈現,作曲家透過他特殊的音樂語彙表達自己最真實的感受,演出者在學習的過程中用音樂與內心對話,而觀眾會感受到樂音中的真誠,從聆聽中獲得身心靈極大的滿足。

  終於,台灣在世界情勢持續險峻下,幸福且謹慎地開始恢復生機,從不同的視野看到盼望。2020年,正值貝多芬250歲誕辰,各國古典音樂界準備了極豐盛的曲目為這位音樂巨擘慶生,只是世事難料,也凸顯了不同的人生課題。音契亦是,即將在今年的人文樂篇音樂會上半場演出他最受大眾喜愛的第六號交響曲,他將對大自然的熱愛,完全流露在音樂中。造物主所刻劃出的山川流水,在紛擾的世界裡,讓人轉換心情,開拓心胸,心情愉悅,在療癒的自然風光下,重新得力。在貝多芬描繪下的鄉間田野、潺潺水聲、鳥兒的歌唱、農民開懷暢飲與快樂舞蹈、暴風雨與雷聲以及牧人的笛聲,讓人身歷其境,像是影片一幕幕播放著,跟隨貝多芬一起用心靈徜徉歐洲絢麗的景致,身心舒暢。在目前旅遊受限的非常時期,雖然不能出國,但國內許多美景也值得大家前往,用全新的心情與想法,看待上帝的創作,一定能獲得更深刻的體會。

  下半場將呈現英國當代以合唱曲聞名的作曲家魯特的「馬利亞讚主曲」,是一首生氣盎然的曲目,充滿中南美洲慶典中,信徒在陽光普照的戶外跳舞、歌唱的拉丁音樂與節奏,加上葛利果聖歌風格的吟唱,是一首風格多變、活潑歡樂且華麗的讚美曲。魯特創作了許多為音樂會而寫的聖樂作品,他使用傳統曲式,加上現代的和聲語法,與一般認知的現代樂不同,顯得非常親民,因此深受大眾與教會界喜愛。這似乎跟音契創立的初衷雷同,希望一群擁有共同理想與目標的專業音樂人士,讓古典音樂親近人心。

  兩位作曲家都經歷過生命極大的難處,但貝多芬依然能描寫造物主所創造的美好景致,魯特也透過歡慶的心情傳達馬利亞當時聽完天使告知她將感孕生子,而啟發所說的禱告詞,預告耶穌將從此影響人類至深至遠。音樂與大自然一樣具有療癒的能力,透過作曲家在不同心境、環境、整體養成所寫下的作品,傳達音樂藝術對文化傳承的影響,藉由音樂真實表現對事物的感受,淨化我們的心靈,讓我們更透徹地看清楚事情的真相,明辨是非善惡,即使身處黑暗的勢力中仍能綻放光明,仍能歌頌讚美,期待與愛樂者一起在追求藝術之美的路上看見希望。

 
 
 
 
 
 

福音之聲 音樂家見證2

徐千黛

(維也納音樂暨藝術大學碩士,美國馬里蘭大學音樂藝術博士 任教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立大學、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音樂系)

  (續上期)

  掛上電話,我整夜都在想,我當時出國後想回家,甚至亂拉,結果考上,等到要考正式班的時候,神讓我的俄國老師到我的班級,也因此開啟我對音樂的喜好與認真,明明不愛練琴的我,只要想到老師,我總要她在底下看到我表演能夠以我為傲,我就繼續努力練琴。幾次出國表演,老師助教帶著我們,我在台上看到他們在台下,我總是特別安心。老師像是我的母親,教會我的不只拉琴,還有對生命的態度。我的每個生日記得的不是我的父母親,而是我的老師,到現在我還珍藏著她每年送給我的生日小禮物,雖然不貴重,卻是老師對我滿滿的愛。跟父母的衝突,我什麼都沒有說,老師卻都看在眼裡,常常跟我說她很愛我,神也很愛我,她覺得我已經很大了,可以好好為自己的未來想一想。

  兩年前復活節放假,回來的時候老師唯一的兒子在睡夢中過世,她很傷心,可是她不知道,兩個禮拜後,她另一個學生選擇輕生,那是我第一次看到一個巨匠突然變得很蒼老、很脆弱。過了不久,她拿了無酵餅給我的時候,我就知道她走出來了。我看到老師在神裡面的堅毅,給了我更大的鼓舞。所以在父母巨大的反對下我仍然受洗了。感謝主,人生中我不知道做錯了上百件事,唯獨信主受洗這件事情,是我這一生中唯一最對也最美好的事情。

  畢業後,父母希望我趕快回台灣工作,老師要我參加比賽,最終我覺得已經在宗教這件事情上面違背父母,我就回台灣了。父母親當時已經幫我報名長榮交響樂團第一屆考試,也幫我選擇好婚姻的對象。沒有想到我在沒有準備之下,長榮第一屆不是要樂團,而是小型室內樂,只要四把小提琴,結果我也考上了。經過反覆的面試和身體健康檢查,我通過層層關卡,父親非常高興,我卻越來越落寞。那時候姊姊剛剛去美國讀書,我也跟父母問我是否也可以去美國讀書呢?

  父親說家裡一個博士就夠了,妳還是去工作,然後找個好對象比較重要。我那時候除了讀經禱告外,別無他法。父親因為我信主去教會常常跟我起很大的衝突。

  神的作為真的很奇妙,那時候開始有些學生因為我的老師之故從北中南上來跟我上課,我存了點錢就開始自己去補托福,考駕照,父親總是冷嘲熱諷的,「姊姊早上補托福,天天讀書六小時,還考了兩次駕照才過,妳去補習是補晚上的,而且補兩週就不補了,自己看書就好,早上天天睡到天光光,駕照考試也沒讀,你以為你這樣的努力就可以過嗎?」沒有想到,我居然全考過了,包括我只用了兩天讀駕照考試。

  之後,我開始跟母親哀求說,我是三個小孩中最會讀書的,拜託母親說服父親讓我出國,我會自己打工,(其實在維也納最後兩年的時光我也是自己打工),母親拗不過我天天哀求,就讓我出去了。父親生氣的說既然你信主了,你就自己禱告,讓神給你吃,給你穿,給你借錢不用還。

  跟大家說,神還真的如此奇妙。我去美國考試,大大經歷了神的帶領。去之前我跟神說,我不知道要到哪一個學校,但是我希望有好的教會和小組生活。那時候我剛去美國,我在哪裡轉機我都不知道,原來美國轉機要搭shuttle轉國內線。我到舊金山的時候一看,哇,機場這麼大,我都暈了,那時候妹妹剛好在舊金山表哥家,而我跟妹妹因為已經三年沒有見到了,上飛機前我們通了電話,我說我要到密西根,我也沒有說幾點到舊金山,結果下機,我走著走著,自己都迷路了,我心裡禱告神,要是給我們姐妹有半小時見面的時候就好了,可是我越走越絕望,因為轉到國內航廈,還要走一大段路才到我的機門口,我看看錶,只剩一個小時了,我想就先上個廁所吧,以免到了閘門口沒有廁所也很麻煩,結果我一上完,推開門,廁所大門推開的就是我妹。我們兩個在廁所興奮的尖叫,外面妹妹的朋友還以為發生什麼事情。我們一出廁所門,旁邊就是一個小攤可以喝東西的地方,我們大概聊一下,我問妹妹怎麼會這樣巧,她說她也不知道,就是有個聲音要她推門,就這樣,等我上機坐下來看,不多不少,神就給了我們半小時相聚的時光。

  之後考完密西根,我要轉機到紐澤西和巴爾的摩,那時候時差關係,真的很累,有去過美國的都知道,美國是三個機門口在一區的,那時候我身上背著琴,帶著隨身包包,看看時間還有兩小時,我實在睜不開眼睛了,記得我的機門是77號,但是那邊人都滿了,又怕睡著時有人偷我的錢包,我就到79門,後面是牆壁,把琴立著、包包放腿上,禱告神不要讓我錯過班機,就這樣睡著了。忽然間,半夢半醒,有一個老人家來搖醒我,我抬頭,他指著77號門說那是妳要坐的班機嗎?我猛一看,空姐要關門了,我連謝謝都來不及說,衝進去,就差那一秒,坐定後我精神未定,但是突然想到睡覺前的禱告,我的眼淚又掉出來了。

  考了幾所學校,每間都很友善,都很歡迎我去,也都給我獎學金,實在不知道哪裡好,那時候在馬里蘭兩天一夜的考試中,我居然參加了一次主日兩次小組。後來禱告後也就去馬里蘭了。

  因為父親反對,母親給了我三千美元,我就自己提了兩個皮箱出國了。到了之後,繳了房租,買了一點生活用品,加上一台二手車,學校的獎學金是學費全免,生活費每兩個禮拜發放一次,在音樂系擔任助教錢很少,兩個禮拜才五百塊,我付了油錢保險就告窯了。沒有想到,同年911爆發,很多的慈善捐款音樂會,讓我開始有接case的機會,也開始教書,三個月後我應徵了DC青少年交響樂團的工作,那時候政府為了振興經濟,讓我買車可以不用頭期款,那時候另外一個天使,我的學姊(我的擔保人)的幫助,讓我終於脫離提心吊膽的開車生涯(包括在高速公路上突然拋錨,開到一半冒煙…等),還有搬離每天被跳蚤攻擊的地下室。

  我在馬里蘭的查經班渡過人生到此最快樂也最造就的小組歲月。那時候大家都覺得從小唸音樂班又去歐洲的人,一定是經濟優渥的,我當然也好強,什麼都沒有說,好幾次,我的學長連續幾個月拿了五百塊的支票給我,說他跟太太禱告完後有感動要贊助我,我嚇一跳,心裏很感動,當然我都原封不動還回去。還有一次,現在清大的物理王教授,也是我的學長,他在跟太太要去哈佛做博士後研究時把我叫去,拿了一張兩千塊美金的支票給我,要我留在身邊,說這樣子以防萬一,心裏才有底。那時候我心裡在哭泣,神真的是供應的神,雖然我都原封不動還給他們。但是我永遠記得那一幕,神對我的應許以及祂透過弟兄姊妹這樣愛我。也應證我爸那時候說神是給我吃,給我穿,給我借錢不用還。

  這麼多年下來,神也陸續在我們家中賜下美好的祝福,我的表妹、表妹夫、大姨媽、小阿姨、表弟一家等等全都信主了。父母從原本的堅持到現在碰到其他基督徒就會說我們家二女兒也是基督徒。

  最後,回來台灣這十多年來,神陸續派了很多天使在我的身邊,我要特別謝謝在我生命最低潮、歷經人生死蔭幽谷的時候,一路陪伴扶持我的朋友。以及亦師亦友的蘇老師給我鼓勵和支持,他教學的風範以及待人處事,特別是對神的敬畏和正直的心,一直是我最好的榜樣和典範。我的人生能夠有所一點點的成就,都是因為神擺放了很多天使在我身邊。

  最後,我要送給大家我最喜歡的在聖經裡的一段話,箴言第四章第23節說”你要保守你的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願神賜福大家。


《音契青少兒童合唱團》

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

郭玉華(音契青少兒童合唱團家長)

  2013年的某天經過大直教會,真的就只是經過而已,卻被美妙的歌聲吸引回頭,這一回頭就開啟了孩子的歌唱魂,加入音契青少兒童合唱團的這一年,她才七歲。

  每周三晚上我們得在下班的巔峰時刻趕一小時的公車到音契上課,雖然疲累但每每看見孩子唱歌時發光的蘋果笑臉一切都值得了,我想,這就是我們持續七年風雨無阻堅持的原因。

  每年的寒暑假,孩子最期待的就是音契舉辦的營隊活動,每一次的營隊總是有令人驚奇的演出,看著孩子每天抱著歌本劇本唱唱念念,叨叨絮絮,戲還沒開演孩子已經唱得爐火純青,我每天在歌聲的炮轟下連台詞也背的滾瓜爛熟了,雖然眾多孩子她只是其中的一個小角色,但是她和每個孩子一樣看重自己神聖的任務,始終堅持著努力著,為的是在音樂劇中做出最完美的演出。

  每一齣音樂劇都是老師們嘔心瀝血的成果,聘請知名導演、舞蹈老師、音樂家協奏,連所有道具都是自己手工完成,即使老師生病了、受傷了、喉嚨沙啞了仍然堅持陪伴孩子;在音契,孩子學到的不只是美妙的音樂,老師們的身教讓孩子學會了為自己負責,在遇到困難挫折時不退縮的勇氣,在自己卡關時接納自己也有極限願意調整步伐再出發的勇敢,這七年來孩子的成長令我們感動,原來音契青少兒童合唱團給孩子的不止是優美的音樂,還有面對未來的人生態度。

  今年初受疫情影響生活過得緊張又壓抑,如果,你還在為孩子尋找特別的夏令營,在八月音契青少兒童合唱團推出【加百列小天使】音樂、戲劇營「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走過路過千萬別錯過,加入音契讓孩子成為自己人生中最閃耀的星星。

 


消息報告

【邀請您加入!!】
從音契網站多點認識我們,從演出記事來回顧音契36年來如何經歷神所帶領的腳蹤;加入FB粉絲團,可以得到第一手最新鮮的消息;訂閱Youtube,欣賞音契與心靈契合的樂音。

  

財務報告

 

演出訊息

 
 

捐贈戶名:財團法人音契文化藝術基金會
郵局劃撥帳號:19577978
銀行帳號:140-50-199345
(第一商業銀行 圓山分行)
出版者/財團法人音契文化藝術基金會
音契合唱管絃樂團
發行人/殷長佑
總編/美編/電子報/音契行政中心

...............【 欲取消訂閱本報者請來信】...............